黄石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攻略

2024-12-20

一、历史渊源

(一)创办背景

晚清时期,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国门,清政府签订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,陷入深重民族危机。同时,国内太平天国运动也动摇了统治根基。为解除内忧外患,洋务派兴起,倡导 “师夷长技”,创办了一系列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。

当时,国内兴办的诸多企业所需钢铁原材料全部依赖进口,致使白银大量外流,清政府财政愈发空虚。并且随着铁路修建,对钢铁原材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大,兴办近代钢铁工业迫在眉睫。

1889 年,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原本计划在珠江南岸的凤凰岗设厂,委托驻外公使购买比利时日产生铁 100 吨的两座高炉和其他配套机器。但同年 8 月,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,督办芦汉铁路南段,铁厂计划随其移至湖北。接任两广总督的李翰章以广东铁矿资源不足、建厂财力困难为由,建议将铁厂移置湖北或直隶,张之洞电请海军衙门及李鸿章将铁厂移至湖北,很快得到清廷批准,并由户部拨款 200 万两库平银作为建厂经费。

对于厂址的选择,盛宣怀建议设在大冶附近的黄石港,认为该地距煤、铁、锰矿产地近,可节省运费。不过,张之洞经过反复考虑,为便于直接管理,又可借重长江、汉水对煤、铁、矿石等的运载,最终在 1890 年 2 月决定将铁厂建在汉阳大别山(今龟山)脚下,同时开办大冶铁矿,作为汉阳铁厂的原料基地。

1891 年 8 月,汉阳铁厂正式动工,1893 年 10 月竣工,次年 5 月开炉炼铁。厂区规模宏大,形成了长达 5 公里的中国近代工业长廊。其采用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,从机炉到地脚螺栓均从英国、比利时引进,总计投资 588 万两库平银,比日本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 “八幡制铁所” 还早 7 年,曾被日本记者报道称其为 “二十世纪中国之雄厂”。

然而,因煤焦和资金不足,汉阳铁厂投产不久便难以为继,时开时停。时值中日甲午战争战败,清廷要负担巨额战争赔偿,国库空虚,无力顾及汉阳铁厂,张之洞遂谋划将铁厂招商承办。1896 年,在张之洞的保举下,盛宣怀接办汉阳铁厂(包括大冶铁矿、马鞍山煤矿等),改官办为官督商办。

1908 年 2 月,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并谋求厂矿发展,盛宣怀奏请将汉阳铁厂、大冶铁矿、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公司,经清廷批准后,遵照商律股份有限公司条例在农工商部注册,改官督商办为完全商办,并公开招集商股。至此,中国近代首家集采矿、炼铁、开煤于一体的钢铁联合企业正式诞生。

汉冶萍公司在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,它是洋务派探寻中国冶金工业的重要历史见证,也是中国近代钢铁工业从无到有、不断探索发展的关键一步,其发展变化承载着那个时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希望与困境,为后续钢铁工业的进步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
(二)发展历程

汉冶萍公司自 1908 年成立后,便开启了一段波澜起伏的发展之路。

成立之初,公司招附新股 1300 多万元,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,厂矿生产规模逐年扩大,连续 3 年盈利,初步改变了长期亏损的局面。

1914 年,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,西方列强忙于战争,无暇东顾,世界钢铁市场价格暴涨,汉冶萍公司迎来了发展的 “黄金时代”。各厂矿开足马力进行生产,铁矿石、生铁、钢材、煤焦产量均大幅增长。据统计,“一战” 期间,汉冶萍公司开日产 250 吨高炉 2 座、日产 100 吨高炉 2 座,开容积 30 吨平炉 7 座,每日约产生铁 700 吨、钢 210 吨;大冶铁矿年产铁矿石 50 - 60 万吨;萍乡煤矿年产煤 90 多万吨,产焦 23 - 26 万吨,各类产品供不应求,共获利 2940 多万元。在此期间,公司又购置了一批附属厂矿,投资兴办了一批合资企业,规模不断扩大。

从钢铁产量来看,1915 年前,其钢产量占中国钢铁产量的 100%,可以说在当时的国内钢铁行业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,是中国钢铁工业的核心力量。它的兴衰,也几乎等同于当时中国钢铁工业的兴衰,堪称是中国近代钢铁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。

不过,汉冶萍公司的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。公司在运行过程中,为解决资金、燃料等问题,向外国进行了大量借贷,比如以大冶矿山作抵押向日本兴业银行借款扩充改造汉阳铁厂等,这使得公司逐渐受到外国势力的控制与影响,在经营上的自主性受到限制。

随着一战结束,世界经济陷入萧条,钢铁市场需求锐减,汉冶萍公司出口受阻,经营状况急转直下。同时,自身存在的如设备老化、管理成本高等内部问题也日益凸显,亏损愈发严重。

此后,公司虽努力挣扎求生,但依旧难以挽回颓势。1923 年汉阳铁厂全部冶炼设备停产;1925 年,大冶铁厂 2 号及 1 号高炉先后停炼;同年,萍乡煤矿随之停工。此后,公司一步步走向衰落,最终在 1948 年彻底解体,但其在中国近代钢铁工业历史上留下的印记,却永远值得铭记与研究,为后来中国钢铁工业的重新崛起提供了经验与教训。

二、特色亮点

(一)建筑遗存

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留存着诸多极具特色的建筑遗存,它们宛如一部部凝固的史书,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。

现存的高炉栈桥,曾经是运输矿石及燃料的重要通道,它以独特的工业构造展现着当年厂矿运作的繁忙景象。尽管历经岁月沧桑,但其坚实的架构依然能让人想象到当年矿石在其上川流不息,运往冶炼之处的画面,它是整个厂矿生产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

冶炼铁炉更是意义非凡,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近代工业中钢铁冶炼遗址。这座冶炼炉见证了钢铁在熊熊烈火中诞生的过程,承载着无数工匠的智慧与汗水,其历史价值极高,对于研究我国近代钢铁冶炼技术的起步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站在它面前,仿佛能看到往昔炉火熊熊、铁水奔流的壮观场景,感受到那个时代工业发展的蓬勃朝气。

瞭望塔,高高耸立,犹如一位忠诚的守护者,俯瞰着整个厂矿区域。在过去,它承担着观察厂矿周边情况、保障生产安全等重要职责,从它独特的建筑结构和所处的位置,也能看出当时厂矿布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。

还有卸矿机,那庞大的身躯,是当时先进生产力的象征,它高效地完成着矿石卸载的任务,展现出近代工业机械的魅力与力量。

而日式住宅四栋以及欧式住宅一栋,则别具一番风情。日式住宅有着典型的日式建筑风格,比如木质结构的运用、简约又不失精致的布局等,体现出日本建筑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印记。欧式住宅更是以其独特的形制引人注目,它有着精美的雕花、大气的外观,从建筑学的角度看,这种形制在国内颇为少见,不仅有着重要的文物价值,在中国建筑史上也有着很高的价值,彰显出当时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的交融汇聚。

(二)历史见证

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的这些建筑,是中国钢铁工业从无到有、一步步发展的忠实见证者,它们串联起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。

从最初清政府为解除内忧外患,洋务派兴起倡导 “师夷长技”,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,到后来因各种原因面临困境,又通过招商承办等方式不断变革,直至 1908 年,汉阳铁厂、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,这些旧址建筑始终矗立在此,默默记录着每一个关键的发展节点。

它们见证了中国钢铁工业从完全依赖官办力量,到尝试官督商办,再到走向完全商办的探索之路。在这个过程中,有过辉煌的 “黄金时代”,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西方列强无暇东顾,世界钢铁市场价格暴涨,汉冶萍公司各厂矿开足马力生产,产品供不应求,为国家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,在当时的国内钢铁行业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,钢产量一度占中国钢铁产量的 100%,成为中国近代钢铁工业发展的核心力量。

同时,它们也见证了困境与挣扎,像后期因向外国大量借贷,受到外国势力控制与影响,经营自主性受限,随着一战结束市场变化,又面临设备老化、管理成本高、出口受阻等诸多问题,一步步走向衰落。但即便如此,这些旧址建筑依然留存至今,成为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以及相关历史阶段的重要实物依据,为后世了解那个时代民族工业的希望与困境、积累钢铁工业发展经验等,都提供了无比珍贵的参考,时刻提醒着人们中国近代钢铁工业一路走来的不易与艰辛。

三、地理位置

(一)具体区域

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位于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和黄石港区。其具体地址为黄石大道 306 号,处于黄石冶钢集团公司所在区域,在西塞山区沿江路水之梦休闲酒店(黄石店)东侧约 130 米处,周边靠近消防路、交通路、广场路和南里巷等,大家可以通过手机地图导航软件,轻松找到这个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地方。

(二)周边环境

在交通方面,旧址周边的交通十分便捷,途径多条公交线路,例如有 7 路、1 路、1 路夜班、9 路、10 路、11 路夜班、12 路、12 路夜班、20 路、富池 - 黄石外滩、黄石北站 - 富池、16 路、103 路、11 路、26 路、27 路等,相应的公交站点有水之梦、贸易大楼、中医院、外贸码头、外滩客运站、华冲大厦等,无论是从黄石市区的其他地方出发,还是外地游客乘坐公共交通前来,都能够比较顺利地抵达。

周边还有不少值得一提的标志性地点。距离旧址不远处,有诸如飞花宾馆、7 天优品(黄石大道店)、星流宾馆、水之梦休闲酒店(黄石店)、7 天酒店(黄石步行街店)、城市便捷酒店(黄石大道店)等住宿场所,为前来游玩的游客提供了便利的住宿选择,方便大家在游览完旧址后能就近休息。而且周边还有像东方虾皇、东北延边烧烤(总店)、小酒馆江湖菜、金世炕饺、东方吊锅王、太子庙豆腐等各具特色的餐厅,游玩之余,游客可以品尝到黄石当地的美食,感受独特的饮食文化。

此外,周边还有福漫傢俱、洛阳文件柜保险柜、朵朵小卖部、美家家私、鑫金龙办公家具、黄石市天龙船配用品经销部等各类商家,适合游客闲暇时随意逛逛,感受这里的生活气息。总之,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所处的周边环境,无论是交通出行,还是生活配套等方面,都能较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,让大家可以更舒心地来此探寻历史的足迹。

四、适合人群

(一)历史爱好者

对于历史爱好者而言,黄石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绝对是一处不可多得的 “宝藏之地”。这里承载着中国近代工业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,尤其是在钢铁发展历程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。

从创办背景来看,它诞生于晚清那个内忧外患的特殊时期,是洋务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、探索强国之路而努力的成果。当时,国内兴办企业急需钢铁原材料,可全都依赖进口,白银大量外流,而铁路修建又让钢铁需求大增,在此背景下汉阳铁厂应运而生,后发展成汉冶萍公司。历史爱好者们可以通过实地参观旧址内留存的建筑,比如那座我国现存最早的近代工业中钢铁冶炼遗址 —— 冶炼铁炉,去想象当年熊熊烈火中钢铁诞生的场景,感受无数工匠们的智慧与辛劳。还有高炉栈桥,它曾经承载着运输矿石及燃料的重任,透过它独特的工业构造,能让人仿佛看到往昔矿石川流不息运往冶炼之处的繁忙画面,这些都是研究我国近代钢铁冶炼技术起步与发展的绝佳实物资料。

此外,这里的每一处建筑、每一段故事都记录着汉冶萍公司从官办、官督商办再到商办的整个历程,见证了它在一战期间的辉煌 “黄金时代”,以及后来因外国势力影响、市场变化等因素走向衰落的无奈。历史爱好者们可以在这里深入探究相关历史细节,将书面上的文字描述与眼前的实物相结合,极大地满足自己的求知欲,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曲折与不易,仿佛穿越时光,亲身经历那段波澜壮阔又充满艰辛的岁月。

(二)文化体验者

如果你渴望感受黄石独特的工业文化氛围,欣赏别具韵味的工业建筑之美,那么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定能让你不虚此行。

漫步在这片旧址之中,仿佛走进了一座露天的工业文化博物馆。那高耸的瞭望塔,犹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,静静地俯瞰着这片区域,曾经它守护着厂矿的生产安全,从它身上能看到当时厂矿布局的科学性与严谨性。而卸矿机那庞大的身躯,虽已不再运作,却依旧彰显着近代工业机械的魅力与力量,让人不禁感叹那个时代先进的生产力。

日式住宅四栋以及欧式住宅一栋更是别具风情,它们是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汇聚的生动体现。日式住宅有着典型的木质结构、简约精致的布局,让人领略到日本建筑文化留下的独特印记;欧式住宅则以其精美的雕花、大气的外观吸引着众人目光,其形制在国内颇为少见,从建筑学角度有着很高的价值。在这里,文化体验者们可以放慢脚步,用心去领略百年前的工业风貌,感受工业遗产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,让自己沉浸在这份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,细细品味岁月留下的痕迹,收获与众不同的游览体验。

(三)亲子出游

对于亲子出游来说,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。家长们可以带着孩子来到这里,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教育之旅。

孩子们在课本上或许对近代工业生产有一定的了解,但在这里,他们能够亲眼看到、亲身感受到真实的历史场景。比如,面对那古老的冶炼铁炉,家长可以向孩子讲解钢铁是如何从矿石一步步冶炼出来的,让他们直观地了解近代工业生产的具体情况,知晓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凭借怎样的智慧和努力去发展工业的。同时,通过参观各个建筑,聆听背后的历史故事,孩子们能学习到丰富的历史知识,了解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与坎坷,明白如今繁荣的工业局面是来之不易的。

在游玩的过程中,孩子们不仅可以增长见识,拓宽知识面,还能培养对历史文化的兴趣,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。而且旧址周边还有不少适合亲子互动的地方,比如周边的公园可以让孩子们在游玩后尽情嬉戏放松,周边的特色餐厅能让一家人品尝黄石当地美食,享受欢乐的亲子时光。总之,这里既能让孩子们学到知识,又能给全家带来愉悦的游玩体验。

五、游玩注意事项

(一)文物保护

黄石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内的诸多建筑和设施都是珍贵的文物,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。像冶炼铁炉,它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近代工业中钢铁冶炼遗址,还有那高炉栈桥、瞭望塔、卸矿机以及日式住宅、欧式住宅等,每一处都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工业发展历程。

游客们在参观游玩时,务必要遵守景区的相关规定,一定要做到文明参观。切不可用手去触摸这些文物,更不能出于任何目的去破坏它们,比如在文物上刻划、涂抹等行为都是绝对禁止的。这些文物历经岁月留存至今实属不易,它们是历史的 “讲述者”,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爱护它们,让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能够长久地保存下去,继续向后人展示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辉煌与沧桑,让更多的人可以从中汲取历史的养分,铭记先辈们为工业发展所付出的努力。

(二)参观秩序

为了保障大家能有一个良好的参观体验,同时确保游览过程中的安全,游客需要按照景区指定的路线进行参观游览。景区之所以规划固定的路线,一方面是为了引导大家有序地欣赏各个重要的历史建筑和景点,不错过每一处值得品味的细节;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部分区域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,比如一些年久失修的建筑周边或者是有生产设备仍在运转的地带等。

大家在参观时,切不可随意偏离既定路线,避免在一些危险区域停留,以免发生意外。同时,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,不要做出大声喧哗、推搡打闹等影响其他游客参观体验的行为,保持良好的参观秩序,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静下心来,在安静、有序的氛围中感受历史的韵味,沉浸在这独特的工业文化氛围之中,去探寻往昔岁月留下的痕迹,收获满满的知识与美好的回忆。

(三)禁止行为

在黄石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景区内,有一些行为是严格禁止的,这都是为了维护景区的干净整洁以及安全环境,倡导大家文明参观。首先,景区内是禁止吸烟的,因为这里有诸多木质结构的建筑以及存放着大量易燃的历史文物等,一旦发生火灾,后果不堪设想,所以请吸烟者务必克制自己,等到离开景区到指定的吸烟区域再吸烟。

另外,乱丢垃圾的行为也是不被允许的。大家要自觉将垃圾放入景区设置的垃圾桶内,共同维护景区的环境卫生,让这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地方始终保持干净、清爽的面貌。同时,诸如攀爬文物建筑、在景区内乱涂乱画、破坏绿化植被等行为也都在禁止之列,希望每一位游客都能从自身做起,约束自己的行为,文明游览,为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景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,让它能一直散发独特的魅力,迎接更多游客的到来。